组别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创新组、企业组两个组别。其中,创新组是指以技术团队为单位的参赛项目,主要包括海内外具有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院所团队项目和企业内部孵化团队项目等;企业组是指以企业为单位的参赛项目,主要包括海内外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场景应用、跨产业融合项目等。
1、创新组:
(1)拥有科技创新成果的非法人单位,如高校院所团队、企业内部孵化团队、部门和小组等。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项以上,核心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具备成果转化条件。
(3)在行业内开展研究和推广1年以上,具有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场景。
(4)荣获“2021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前三等奖的项目不得参赛。
2、企业组:
(1)企业在本届大赛启动前已注册成立。
(2)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3)企业参赛项目市场前景清晰、具备轨道交通行业场景应用,具备产业化实施条件。
(4)荣获“2021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前三等奖的项目不得参赛。
赛区设置
根据“全球选拔,公开路演”的原则,大赛设立“北京、上海、深圳、青岛、成都”等多个分赛区。分赛区各自评选出top12,进入全国半决赛。
项目征集方向
1、自主命题
围绕智能、安全、绿色、便捷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思路和轨道交通与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理念,面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用维护等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重点关注高端装备和智慧服务两大方向征集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
(1)高端装备
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瞄准智能化、集成化、平台化、绿色化、标准化等产业发展方向,征集囊括车辆系统、通信信号、机电系统、站场设备以及工程建设和维修维保等场景下应用的高端装备。包括且不限于:
■ 在车辆、通信信号、机电等系统中,面向多网融合、多式协同、节能环保、灵活编组、快速装配等新型集成技术;
■ 承载走行机构、轮轴驱动、悬浮控制、制动控制等制约速度和能效提升的关键核心部件及其他零部件;
■ 永磁牵引、碳化硅变流器等高能效和智能化的牵引供电核心装备技术;
■ 实现互联互通、虚拟连挂、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技术等;
■ 低碳环保的新材料、新工艺,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运用技术等;
■ 各类车站、线路以及车场等场景下应用的改进设备或新式装备;
■ 面向长大隧道、深切峡谷等复杂情况下应用的工程技术装备等。
(2)智慧服务
在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征集在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维修保养等多种场景下,赋能智慧轨道交通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类应用与服务项目。包括且不限于:
■ 结合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数据智能决策系统研究;
■ 面向乘客全出行链的MaaS出行服务创新及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开发;
■ 面向高效调度指挥、安全保障、应急预案等智慧运营管理体系创新与系统开发;
■ 提升车辆或设备维修维 护效率的系统应用等;
■ 面向TOD社区、综合枢纽、都市圈建设等的智慧规划设计研究与工程建设体系应用等。
2、定向命题(持续更新中)
围绕中国通号、中国中车等行业龙头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以及北京地铁、青岛地铁等业主单位,定向征集赛道(命题)项目。
■ 01列车群体协同运行方案及仿真评估
■ 02超高速轨道交通5G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及方案
■ 03云计算在铁路通信网络的应用研究
■ 04铁路信号基础装备健康监测及诊断研究
■ 05基于北斗的低功耗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及方案
■ 06面向车辆稳定供电关键技术及方案
■ 07轨道交通智能液压电磁式断路器技术应用及装备
■ 08轨道交通线路时变客流需求与运能的精准动态适配技术
项目评价标准
1、技术领先性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或掌握核心技术(至少拥有一项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能够引领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2、商业性
项目的商业性和市场价值突出,具有清晰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能准确定义所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和服务,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已完成前期技术研发,商业模式清晰,具备产业化的条件,预期经济社会效益良好。针对行业痛点,能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和路径,创造市场机会,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具有独创性、领先性,能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目标客群。
3、团队情况
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团队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
4、创新性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5、落地意向性
参赛选手有真实且强烈的落地意向,拟成立或已成立公司自主科技创业或与本地企业合作,有可行的创新创业方案。
6、其他要求
参赛项目的技术和产品需脱密,不涉及国家安全和行业秘密。符合《交通强国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项目优先考虑。
大赛奖项及福利
1、大赛设奖项、奖金。创新组和企业组每组设置一二三等奖,另外设立“协同创新奖”等其他单项奖。
2、推荐获奖项目申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参加“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双创周”、国家相关科研基金成果对接会等行业活动。
3、推荐优秀单位加入“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加速营”创业辅导培训营。提供“导师咨询+实操训练+产业分析+资源赋能+合作探索”一体化培训,与业主单位“一对一合作洽谈”,邀请行业媒体进行专访报道等。
4、为优秀项目提供价值千万“企业服务包”,包括:
■ 科服包:最高价值30万元的科技服务礼包。包括创业培训、管家服务培训、知识产权咨询服务、股权管理咨询及诊断、融资对接服务、政策申报咨询服务、法律咨询顾问服务以及企业出海服务等。
■ 金服包:最高1000万元的租赁融资预授信额度等。包括直接租赁、售后回租、服务租赁、项目租赁、厂商租赁、租赁+投资+委托运营、租赁企业管理咨询,担保、小贷等。
■ 产服包:如参赛项目落地北京或其他分赛区,将享受当地相关落地政策。
5、其他福利由大赛组委会提供具体说明。
赛事日程安排
(一)活动准备
1、时间:2022年1月-4月
2、内容:包括大赛方案制定、线上平台搭建、主视觉设计以及合作单位招募等工作。
(二)项目征集
1、时间:2022年5月-6月30日
2、内容:线上启动大赛,公布大赛项目征集方向、全国各分赛区开启报名通道。
(三)区域选拔赛
1、时间:2022年7月
2、内容:各分赛区评出top12,进入全国半决赛。
(四)全国半决赛
1、时间:2022年8月
2、评审方式:现场或线上评审
3、评审流程及内容:按照分组及出场顺序在指定场地或通过视频连线依次进行路演,并对评审专家提问进行答辩,专家打分平均分计算出项目最终得分。
4、评审结果:全国半决赛成绩前20%晋级全国总决赛。
(五)全国总决赛
1、时间:2022年8月后
2、评审方式:现场或线上评审
3、评审流程及内容:按照分组及出场顺序在指定场地或通过视频连线依次进行路演,并对评审专家提问进行答辩,专家打分平均分计算出项目最终得分。
4.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按照项目的最终得分进行排名,按照排名的次序,企业组和创新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奖金、证书。
(六)颁奖及签约仪式等
拟在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中举办颁奖仪式和优秀项目签约仪式。
-
2022-04-28 附件1:2022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材料.docx
끂526 24.41 KB -
2022-04-27 附件2:2022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定向命题(揭榜挂帅)详细说明.docx
끂447 23.04 KB
版权所有©北京市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